靖宇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9-05-24   信息来源: 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收藏
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靖宇县重点流域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办局、事业单位,中省直单位: 

  《靖宇县重点流域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0年)》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职责,认真贯彻执行。 

  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9年5月24日 

   

  靖宇县重点流域水质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2019—2020年) 

  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共吉林省委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吉发〔2018〕33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重点流域劣五类水质专项治理和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和《白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白山市重点流域水质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9-2020年)的通知》(白山政办发〔2019〕5号)要求,全面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并建立长效机制,坚决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制定本方案。 

  一、水环境质量概况 

  1.国家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国家考核地表水断面1个。火电大桥断面(考核标准为Ⅲ类)。2018年度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达到考核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2.省级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省级地表水考核断面1个。海岛电站坝下断面(考核标准为Ⅲ类)。2018年度监测结果达到考核标准,水质达标率100%。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针对影响本地区各流域水质的主要因素,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力度,使全县各流域水环境质量在稳定达标的基础上,持续得到提升和改善。 

  系统治理。遵循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扩容并重,实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 

  精准治污。排查主要污染因子及来源,采取截污、控污、治污工程措施,尽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做到源头管控、末端治理相统筹,工程措施、管理措施相协调。 

  统筹推进。以落实“河长制”为主线,各相关单位协同配合,按职责落实主体责任,合力攻坚。 

  (二)总体目标。 

  2019年全县重点流域水质继续保持稳定达标,到2020年全县各重点流域水质在2019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到提升改善。 

  三、主要任务 

  (一)着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强化城镇污水收集。按照靖宇县龙宇花园、新兴江城等老旧散及物业弃管住宅小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方案,加快对城区雨污合流管网和老旧管网进行改造。结合老旧小区及弃管楼改造工程,加快排水等管网和街路整修、绿化改造,全面改善提升老旧小区环境。(县房产中心牵头,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参与) 

  (二)排查整治城市黑臭水体。 

  排查建成区黑臭水体。对县城内河流、天然水泡等全面排查。发现黑臭水体,制定整改方案,限期完成治理。通过采取截污纳管、清淤疏浚、生态治理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河道、天然水泡等水体质量,打造清净、生态、开放、繁荣的环境,实现长治久清。 

  2019年,坚持目标导向,强化整治成效,重点抓好4项工作,一是本着“问题在水上、根源在岸上”原则,以河道沿岸生活聚集区为重点,落实好清淤疏浚、垃圾转运等措施;二是严格控源截污,着力解决好随意倾倒垃圾和污水直排等现象;三是聚焦污水收集等重点,着力解决雨污分流问题,实现水清岸绿。四是强化监管环节,加强污水管网日常巡查养护工作力度。(县住建局牵头,县水利局、县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城市新建管网已实行雨污分流制,对原有管网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有条件的尽快纳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对暂不具备雨污分流改造条件的,通过源头雨水减量、溢流口改造、截流井改造、管道截流、设施调蓄等措施减少合流制排水口数量。(县住建局负责) 

  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组织开展全县入河排污口排查,逐个登记建档并挂牌公示。按照“拆除一批、规范一批、整治一批”的要求,制定整治方案,实行分类处置,按要求完成整治任务。(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水利局、县住建局等参与) 

  开展河道清理。每年冬春两季(5月、10月)底前,集中开展并完成清理行动。重点清理河道岸边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农作物秸秆、病死畜禽、畜禽粪便等,建立河道常态化保洁机制。2019年5月底前,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行动,对乱占、乱采、乱建、乱堆等行为进行整治并确保不反弹。(各乡镇政府牵头,县水利局、县住建局等参与) 

  (三)控制工业污染排放。 

  严控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对重点行业的新建、扩建项目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从严控制耗水量大、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对水环境质量影响大的新建项目的环评审批。完成“环境准入清单”编制工作。(县自然资源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工信局、县发改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严控重点行业污染排放负荷。根据水体水质改善需求,对“两高一剩”等行业,实行更高的用水超定额、超计划累进加价标准。(县住建局负责) 

  对屠宰等污染负荷大的行业,综合采用执行特别排放限值、排污许可、环保税收、损害赔偿等措施,加大清洁化改造力度,减少污染排放。对存在严重涉水环境问题的“散、乱、污”企业,依法限期整改或予以关停。建立重点监控企业名录,推进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加大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力度,接受社会监督。(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税务局、县财政局、县发改局、县工信局等参与) 

  严格工业集聚区污染监管。全面排查工业集聚区内企业入驻和废水排放情况,强化依托城镇污水处理厂园区的监管,对超标和超总量的排污单位,一律限制生产或停产整治。工业园区内企业应对废水分类收集、分质处理、应收尽收,禁止偷排漏排行为;入园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达标后,接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9年底前,省级以下工业集聚区按要求全部完成污水处理和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建设任务。(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工信局、县住建局等参与) 

  (四)治理农业农村污染。 

  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施用。严格执行市政府制定的“农药、化肥双减半”政策。2019年全域农药、化肥减半施用。2020年在2019年的基础上再减半施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 

  加快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坚决防范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复建、复养。(县畜牧兽医管理总站负责) 

  加快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畜禽养殖废弃物集中收集、转运、处理处置体系。2018年全县备案规模化养殖场数量27个。2019年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要达到75%以上,到2020年底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 

  目前,全县还有8个规模养殖场,未配套建设粪污处理设施,2019年完成3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2020年完成4个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升级改造。到2020年全县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县畜牧兽医管理总站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参与) 

  强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收集、转运、处理机制,确保沿河乡镇、村屯垃圾全收集。2019年底前,全县111个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达标率77%。2020年12月底前,全县90%以上行政村建立“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各乡镇政府、县住建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等参与)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积极探索生态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多种途径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县农业农村局、县住建局、县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修复河湖水生态系统。 

  保护水生态空间。落实水生态空间要求,禁止违法乱占河湖岸线水域空间。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城市规划区范围内保留一定比例的水域面积,新建项目一律不得违规占用城市蓝线;禁止侵占自然湿地等水源涵养空间;严格水域岸线用途管制,依法划定河道管理范围,留足河道的管理和保护范围,非法挤占的应在2019年年底前退出。(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水利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参与) 

  修复河道生态系统。科学合理划定河道管理和生态保护带范围,建设河坝绿植带。采用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式,净化降低污染负荷。(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科学确定纳污能力。按照《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从严核定水域纳污能力,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倒逼排污行为的规范管理。(县生态环境局牵头,县水利局参与) 

  保证生态用水需求。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审批,在项目取水时,保证生态用水需求。适时开展生态需水研究,根据生态需水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水体补水方案。(县水利局牵头,县生态环境局参与) 

  抓好节水工作。执行《吉林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县水利局负责) 

  落实国家用水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淘汰的相关政策。对高耗水行业,要在2020年底前达到先进用水定额标准的相关措施。(县工信局、县水利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严格控制水资源短缺地区“旱改水”。(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水利局参与)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定期向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汇报全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县政府每季度对全县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向社会公开。县级河长定期听取水污染防治工作汇报,推进流域上下游、左右岸等相邻乡镇治水的协调联动、联防联控。县直相关部门要强化监督指导,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的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等政策。 

  (二)创新投入机制。县直相关部门要主动与国家和省对口部委、厅局对接,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 

  县政府要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确保治污工程项目正常建设和运转。 

  鼓励推行合同环境服务,对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收运处置、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进行“打包”,选择有实力和专业的环保企业投资建设及运营,强化规模效应,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三)严格监督检查。对断面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或出现断面水质下降的地方,县政府将组织专项督察和挂牌督办,敦促相关单位落实各项治污责任。开展环境执法大检查,重点检查城镇污水处理厂、工业集聚区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国省控重点污染源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对运行不稳定、超标排放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将实行“驻厂式”监察,确保达标排放。 

  (四)严肃考核问责。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量化考核办法,对工作落实情况考核评价,考核结果纳入领导班子和主要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及绩效考评。对推进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依法依规进行约谈、通报、追责、问责。 




(责任编辑:靖宇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