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靖宇要闻
靖宇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8-29   信息来源: 花园口镇   收藏
花园口镇:因户施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在长白山麓的靖宇大地上,花园口镇以精准施策为笔,以民生温度为墨,将“因户施策”的帮扶理念融入乡村振兴的肌理。通过靶向发力的产业扶持、细致入微的民生关怀,让每一户脱贫家庭在政策暖阳下稳步前行,书写着从“脱贫摘帽”到“全面振兴”的递进篇章。
  精准滴灌,产业帮扶激活内生动力。清晨的露水还未褪去,花园口镇巴里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已泛起生机。张海光夫妇正忙着采收新一季的木耳,菌袋上饱满的耳片在晨光中泛着光泽。“5000元的产业资金就像一场及时雨,不仅送来菌袋和技术,更让我们有了自己当家做主的底气。”如今,这个曾因缺乏启动资金而一筹莫展的家庭,靠着黑木耳种植年增收近万元。
  这样的变化,源于花园口镇推行的“因户施策”精准帮扶模式。针对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的劳动能力、发展意愿等差异,镇里量身定制产业方案: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重点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从种植流程规范到菌袋感染防治全程跟进,切实保障种植收益,助力其通过自主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对无劳动能力家庭,则依托村集体分工安排,并引导其参与少量力所能及的产业项目,在无需高强度劳作的前提下,实现幸福生活保障。2025年,全镇625户家庭通过产业帮扶获得资金220余万元,黑木耳种植规模达86万袋,形成“一户一策、一户一业”的生动格局。
  精细服务,政策温情浸润群众心田。“从申请到验收,全程有人上门指导,连菌袋都是送到家门口的。”珠宝村脱贫户王万柱的话语里满是感激。花园口镇将“服务下沉”作为政策落地的关键,组织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组成“政策联络员”队伍,全程参与项目申报、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环节,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为确保帮扶精准度,镇里建立“三色管理”机制:对稳定增收的“绿色户”强化后续跟踪,对存在波动的“黄色户”及时补短板,对特殊困难的“红色户”加大扶持力度。在榆树川村,突发严重困难户李宝君不仅拿到3100元产业资金,还收到技术员定制的“种植日历”,从菌袋消毒到采收时机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种“政策+服务”的双重保障,让帮扶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行走在花园口镇的乡间路上,产业兴旺的图景与群众脸上的笑容交相辉映。这里的实践证明,唯有把政策的“共性”与农户的“个性”精准对接,才能让乡村振兴的根基扎得更深、枝叶长得更茂。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因户施策”的生动实践仍在继续,正书写着更多关于奋斗与收获的乡村故事。





(责任编辑:刘原辰)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