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宇县残联深入乡村开展扶残工作
近日,县残联为40位听力障碍患者免费发放、免费适配助听器40台,共计价值6.02万元,用实际行动关心帮助听力障碍者提升生活质量。
此前,县残联派出驻南天门村第一书记向李瑛理事长汇报村内现状,反馈村中大都是拥有残疾人证的孤寡老人,且有部分老人所佩戴的老式助听器已经无法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理事长了解情况后,积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专项调研,对有更换助听器需求的、助听器达到更换年限的情况,进行收集、统计。摸清底数后,决定为符合条件的村民发放、适配助听器。
在南天门村开展活动的当天,驻村书记采取按序通知的方式,“来一个适配一个,完成一个通知一个”,高效流畅,村民无需漫长等待,减少了现场扎堆、空耗时间的情况。助听器适配专家全神贯注,一对一精准调试,仔细询问村民佩戴感受,根据每位村民的耳道特点、听力损失程度微调参数。他们凑到村民耳边,逐字逐句地询问感受,一会儿升高音量,一会儿微调音色;从日常对话的清晰度、到电视声音、再到手机通话这类细微声音的辨识度,都一一确认,直至村民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点头示意听得清、听得舒服为止。“这是开关,这两个是调声音的按钮,一定注意防潮防尘。”每调试好一个助听器的参数值,残联工作人员都会协助验配专家耐心地为听力残疾人及家属讲解助听器的操作说明、日常维护和保养的方法以及用耳卫生等相关知识。
“残联给我配了助听器,耐心地帮我调试好,还仔细告诉我使用方法,现在我能清楚地听到别人讲话的声音,方便多了,真的太感谢了!”一名当地的村民感慨地说道。
一副小小的助听器,承载的是重归有声生活的希望,是与家人畅快聊天、与邻里谈笑风生的凭证,更是融入多彩乡村的入场券。对患者而言,助听器不只是电子产品,更是连接外界的“有声纽带”,戴上就能捕捉亲友的欢声笑语,参与日常交流,重拾生活信心;于家庭来说,打破无声隔阂,家人能畅快谈心,亲情得以升温;放眼社会,彰显各界对残障群体的关怀,利于营造包容、友爱的氛围,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此次活动,是残联扶残助残的生动实践,彰显社会大爱与担当。今后,残联会持续关注特殊群体,让温暖在社会蔓延,让残疾人无忧无虑的生活,感受党和政府的关心。
(责任编辑:王旭杰)
初审:谭舒月 复审:周游 终审: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