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加快结构调整谋划项目打造农业亮点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产业扶贫,产业是强县之本、致富之源、脱贫之基。为加快发展壮大全县的扶贫产业规模,靖宇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于3月8日上午召开乡镇产业谋划汇报会。常务副县长宋宜栋主持会议,与县委副书记徐世锋、县委常委全传玉、主管农业工作副县长徐兆和组成专家团队,共同为各乡镇的产业扶贫工作把脉出招,确定全县的产业扶贫大方向,推进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政策真正落地。全县8个乡镇的党委书记、镇长、及主管扶贫工作的镇领导全部参加,扶贫办、财政局、商业局、特产办等相关部门列席并参与了会议讨论。
会上,各乡镇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落实“一村一方案、一户一政策”理念,努力做到产业扶贫项目全覆盖,同时充分挖掘项目内在潜力,结合市场供求趋势,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势项目扩大规模,劣势项目及时更换,体现了规模与特色并重,脱贫与发展共存的谋划思路。
宋副县长强调,谋划产业一定要在确保贫困户真正受益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运用各项扶贫政策,既要有魄力,也要有远见,对各种适合发展的项目进行合理布局,既要有长期项目,也要有短期项目,长短互补搭配,全面调动起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努力打造各地区的产业亮点。结合电商扶贫,宋县长指出,要牢牢抓住“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京东电商扶贫试点县”这一机遇,建设覆盖全县的综合电商平台——“长白山老农夫电子商务中心”,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传播优势推动营销方式转变,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靠“卖得好”带动“种得更好”。针对以奖代补,宋县长特别作出指示,一定要明确以奖代补的范围和局限性,有的放矢地推进,不能生搬硬套,一劳永逸。
徐副书记站在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角度对各乡镇提出建议:谋划项目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营销渠道灵活调整种植结构,用长期发展的目光看待产业扶贫,用扶贫的优惠政策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根据不同的地区优势,大力发展人参、天麻、贝母为主的中草药特色农业,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以蓝莓、蓝靛果为主导产业的结构改革。规划养殖项目一定要慎重考虑饲养风险,如果没有养殖基础,就不要盲目跟进。
徐副县长从项目实施的细节方面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他指出,可以采取与龙头企业搭便车、扩大品牌影响、委托经营等多种渠道提高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着力增强扶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形成以发展特色产业助推精准扶贫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